新闻动态

污泥界“新宠”——颗粒污泥的九大形成因素

2018-07-10

 

 

近年来,颗粒污泥这一污泥“新宠”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其污泥量大、微生物种类丰富、沉降速度快和具有良好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去除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环保人士的目光。现阶段,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初步掌握了培养颗粒污泥的基本条件,但其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上海泰誉节能为您带来一篇对影响污泥颗粒化的因素进行探讨的文章,本文一共提到九个影响污泥颗粒化的因素,希望可以为污泥颗粒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1、基质

 
颗粒污泥的培养对基质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基质中COD:N:P=110~200:5:1,而有机废液的基质可分为偏碳水化合物类和偏蛋白质类。为了能顺利培养出颗粒污泥,则需要根据污水的实际情况对比例进行调整。

 

2、温度

  
废水中的厌氧处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然而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因此,温度对颗粒污泥的培养很重要。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而低温培养颗粒污泥将是今后的研究的重点之一。


3、pH值

  
厌氧处理过程中,水解产酸菌对pH值有较大的适应范围,而产甲烷菌则对pH值的变化敏感,其最适pH值范围是6.8-7.2.如果反应器内的pH值超过这个范围,则会导致产甲烷菌受到抑制,并出现酸积累,进而使整个反应器酸化。因此,反应器内pH值范围应控制在产甲烷菌最适的范围内。

4 、碱度


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 >1:3是必要的。

 

5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良好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对提高污泥活性,促进颗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此外,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对颗粒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6 、SO42-

 
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中。据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说,局部氢的高分压是诱导微生物产生胞外多聚物从而与细菌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带电基团的静电吸引及物理接触等架桥作用,构成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物絮体,从而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而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氢的快速利用,使反应器无法建立高的氢分压,从而不利于形成颗粒污泥,但有些国内外外学者发现处理含高硫酸盐废水时,会有非常薄的丝状体产生,它可作为产甲烷丝菌附着的原始核,从此开始颗粒的形成;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物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颗粒,可能成为颗粒污泥生长的二次核。

 

7 、接种污泥及接种量

 
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特殊要求,但接种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厌氧微生物种类丰富、活性高,对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8 、启动方式

 

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这是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

 

9 、水力负荷


水力负荷太低,会导致大量分散污泥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会导致污泥膨胀;但水力负荷过大,会对颗粒污泥造成剪切并会剥落未聚集细胞体的胞外多糖粘滞层而阻碍粘附聚集。因此,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3/m2 ·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 m3/m2·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3/m2·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原文标题《影响颗粒污泥形成九大因素!》)